当前位置:新闻 > 滚动新闻 > 正文

第一视点丨时代变迁 精神永恒——写在“红船精神”提出20周年之际

2025-06-23 01:03   来源:中华评论网

第一视点丨时代变迁 精神永恒——写在“红船精神”提出20周年之际

烟雨南湖,一叶红船,见证了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变。

在浙江工作期间,习近平同志多次到嘉兴南湖瞻仰红船,于2005年6月首次提出并阐释了“红船精神”——开天辟地、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;坚定理想、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;立党为公、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。

时隔20年,我们走进南湖,重温习近平同志和红船的故事,感悟精神的引领,凝聚奋进的力量。

第一视点丨时代变迁 精神永恒——写在“红船精神”提出20周年之际

停靠在嘉兴南湖湖心岛的南湖红船。新华社记者徐昱摄

“革命传统教育十分重要”

2002年10月22日,履新浙江之初,习近平同志前往嘉兴调研。南湖,是第一站。

湖心岛畔,红船静卧,船头朝着太阳升起的方向,生动还原了中国共产党诞生时的场景。“习近平同志进了船舱,他有感而发,说南湖是他向往已久的地方,这次来浙江工作,第一次就来南湖参观,是非常有意义的事。”时任南湖革命纪念馆讲解员黄晓琦回忆。

访纪念馆,登烟雨楼,参观红船,习近平同志边看边听。他感慨地说,我们的党员同志能够来到南湖看一次展览、听一次党课、学一次党章、观一次专题片、瞻仰一次红船、重温一次入党誓词,就能得到“精神传承、思想升华”。

当时的南湖革命纪念馆空间有限,很多珍贵文物史料无法展陈。参观高峰时,大家转身都难,效果也不好。

能不能扩建,或另建新馆?“我们向习近平同志汇报了这一想法,他当即表示支持,说革命传统教育十分重要,要不断扩大影响。”时任南湖革命纪念馆党支部书记张达飞记忆犹新。

其后,从规划选址到建筑设计,习近平同志多次作出指示,要求将新馆工程抓紧抓好。“习书记让我们认识到,这不止是一个馆,更是一处教育的熔炉、一个文化的地标、一座精神的殿堂。”张达飞说。

2006年6月28日,新馆动工,习近平同志亲自参加奠基仪式。他说,红船将如一座丰碑,永远伫立在南湖之滨,红船更是一种精神,永远铭刻在人们的心中。

历经5年建设,新馆落成开放。

第一视点丨时代变迁 精神永恒——写在“红船精神”提出20周年之际

南湖革命纪念馆。王志杰摄

热图文章